首页 > 中丹交流 > 教育交流
驻丹麦大使刘碧伟在北欧及波罗的海国家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5-04-28 17:08

  各位院长、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我非常高兴来出席在奥尔堡大学举行的北欧及波罗的海国家孔子学院大会。今天与会的有来自北欧五国和波罗的海三国12所孔院的院长、教师和志愿者,大家齐聚一堂,共商本区域未来五年孔子学院的发展大计,这是一件大好事。我代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

  朋友们,“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语言是人们彼此沟通与交流的工具和桥梁。随着中国的全面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对汉语学习的渴望、适应各国对华开展经贸、文化交流的需要,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借鉴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开始建立了以推广汉语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

  十年来,中国已在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学员达345万人。孔子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起到了中外语言文化沟通理解的平台作用,创造了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办学模式,顺应并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提高了汉语的国际地位,增进了中外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孔子学院也由此成为新世纪中外人文交流的一个著名品牌。

  同时,我们也十分欣喜地看到,孔子学院在北欧及波罗的海国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本区域八个国家已经设立了12所孔子学院。这里面凝聚了各驻在国中、外方院长的心血和智慧,饱含着中外教师和志愿者们的默默奉献。如果没有各位中外方院长身负重任、开拓进取,就不会有孔子学院发展壮大的今天!没有各位教师和志愿者们的辛苦耕耘、执着坚持,就不会有中国语言文化推广和交流的骄人成绩!

  对此,我代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代表中国政府,对大家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朋友们,光阴荏苒,一晃十年过去了,辛勤与汗水交织,且行且珍惜。展望下一个十年,孔院建设还需深耕细作,再上台阶。

  首先,我认为要坚持“本土化”方向。孔院的发展和成长离不开驻在国的大环境、离不开所在的社区和大学,因此,孔院的发展首先要了解各国的文化习俗,融入本土的文化,利用其文化特性来建设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既然是由两所中外大学合作创办,理应与所在大学的发展战略相一致,要通过强化汉语人才培养、提升汉学研究和国际化水平,成为学校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融入社区,服务大众,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民众语言学习、文化理解、职业培训等多样化需求。要与驻在国的文化环境相交融,贴近当地民众思维、习惯、生活的方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孔子学院真正成为不同语言文化相互了解、不同国度人民相互走近的平台。只有真正扎根于驻在国的社会和文化,服水土,接地气,孔子学院才能不断汲取养分,理性、持久、顺利地发展。

  第二,扎实练好“内功”。孔子学院是中外双方高校友好合作的成果。孔院的发展应秉承孔子“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坚持中外共同合作建设的原则,实现互利双赢。中方院校应选派文化素养高、有志于从事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院长、教师和志愿者,他们应能较快地适应驻在国文化、环境,勤奋工作,能切实起到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桥梁作用。中、外方院长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相互之间更加需要不断磨合与适应,因此,互相理解和尊重、设身处地为人作想就极为重要了。可以说,孔院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中外方院长的团结与合作!“家和万事兴”,只有院长们齐心协力了,才能带好中外方教师和志愿者,才能将孔院的正能量传递给所在的学校和社会,才能不断地建设好发展好孔子学院!

  我希望并相信,在各位院长的领导下,你们12所孔院一定能够再接再厉,为促进中国与北欧及波罗的海国家的友好往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朋友们,中国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与进步也需要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消除、世界经济总体低迷的形势下,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实现7.4%的既定目标,也创造了多个首次: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吸收外资1280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地国;中国对外投资1029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

  目前,中国正致力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涵盖了60多个国家,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核心目标,得到了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方发起倡议建立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我们高兴地看到,丹麦政府于3月28日宣布申请加入亚投行,成为北欧国家第一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芬兰、挪威、瑞典、冰岛随后也相继申请加入亚投行。我相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不断促进和完善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增进中国与丹麦在内的北欧国家间的经贸交往。

  朋友们,中丹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674年,丹麦国王克里斯钦五世就派“福尔图那号”商船前往中国,并带去了致中国康熙皇帝的书信,是西方国家中较早开启对华交往大门的国家。1950年5月11日,丹麦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最早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2008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65年来,中丹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保持稳步发展,特别是近年,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诸多喜人进展,两国关系的广度和深度正不断拓展。2014年,中丹关系发展顺利,高层交往频繁,经贸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4月女王陛下成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访问丹麦,9月托宁-施密特首相访华出席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全年先后有14位丹方内阁大臣访华,这些访问对促进和深化两国在政治、经贸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中方统计,2014年中丹两国贸易额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06亿美元,增长16.7%。同时,双向投资规模逐步扩大,丹麦企业对华投资累计近30亿美元,中方对丹投资累计也接近1亿美元。可以说现在的中丹关系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今年是中丹建交65周年,两国将分别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中方珍视与丹麦的长久友谊,愿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加强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我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丹关系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我要代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感谢奥尔堡大学创新孔子学院、以及奥尔堡大学为筹办此次会议付出的巨大努力!

  预祝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