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丹交流
驻丹麦大使李瑞宇离任前夕在《政治报》发表署名文章
2013-10-16 09:06
 

  20131016日,驻丹麦大使李瑞宇在丹麦《政治报》发表署名文章,积极回顾中丹关系发展,强调中丹合作大有可为,也是双赢的战略选择,希望两国共同努力,推动中丹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全文如下:

  今天是我出使丹麦的最后一天。一年多的时间对一任大使而言并不长,但有幸的是,我经历了中丹关系全面快速发展的一个好时期,可以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来形容。

  丹麦首次迎来中国国家主席的到访,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也与丹麦领导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去年丹麦首相和10位内阁大臣分别访华,今年势头不减。在中丹关系史上,如此频繁的高层交往着实罕见,为两国关系提供了重要动力。

  中丹务实交流合作全面推进。中国是丹麦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投资正从“单行道”向“双行道”转变,华为、中远等不少中国企业都在丹麦展开合作并认为丹麦可以成为进军北欧和欧洲市场的重要门户。全球首家音乐孔子学院落户哥本哈根,汉语教学在丹麦不断推广,哥本哈根街头也总不难发现中国游客的身影。

  尤其令我高兴的是,中丹在绿色发展这一新领域的合作正不断提速。一年多来,两国政府在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气候变化等方面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在北京设立的中丹科教中心和可再生能源中心已成为两国开展绿色教学和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我家乡省份江苏的首府南京,建起了一座东方绿色灯塔。中丹双方还在积极推进风电智能电网创新中心、生态园等合作项目。丹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进理念、经验和技术正越来越多地为中国人民所熟悉。

  小小丹麦何以能够跻身世界绿色强国?我曾带着这个问题与丹麦朋友进行交流,也走访了不少丹麦城市、企业和社会机构。我以为至少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长远战略眼光。丹麦发展绿色经济起步很早,率先抓住了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趋势,赢得了先机。二是社会各界支持。特别是丹麦企业不断创新研发,始终保持技术领先。三是开放态度。正是积极的对外合作为丹麦的绿色技术和产品拓宽了市场。

  再看中丹关系,这三个因素同样十分关键。

  丹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北欧国家。当前丹麦政府的对华战略重点是推进能源、环境、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这与中国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发展方向相吻合。我深信,中丹合作大有可为,也是双赢的战略选择。

  这不仅仅只是我一个人的看法。一年多来,我所接触到的丹麦各界朋友无不向我传递着对发展中丹合作的热忱和期待,令我深受鼓舞,这也将是我此任最宝贵的记忆。中国人常说“事在人为”。有那么多朋友积极参与和支持中丹合作,我深信中丹关系势将不断取得新成果。

  持久健康的合作当然离不开相互尊重和信任作为基础。世界文明是多样的。中国和丹麦在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差异是客观现实,坚持开放包容的精神,接受彼此差异,了解、尊重、理解和信任对方尤为重要。

  一个幅员广阔又快速发展的中国自然令人关注。但正如中国外长王毅在今年联合国大会上所言,历史的旧版本不能套用到中国的新画卷,冷战的旧思维更不应延续到全球化的新时代。

  近代中国苦难深重,走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十分不易,凝结了几代中国人的心血。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因此,中国人当下仍然是在聚精会神搞建设,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问题,继续朝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迈进。我们珍惜和平的发展环境,愿与各国共同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建设持久和平、繁荣发展的美好世界。

  中国发展已揭开了提质增效的新篇章,中国也准备好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新的发展成果。离别之际,我希望富有全球视野、倡导开放合作的丹麦能够继续成为中国的好伙伴,双方共同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的更高台阶。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